陈姝含,女,彝族,中共党员,1989年4月生,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人。2012年7月毕业于红河学院,同年9月到中越边境麻栗坡县下金厂乡云岭村任大学生村官,2013年5月任下金厂乡云岭村委会文书,2014年11月云岭村委会副书记,2015年4月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2015年9月续聘为麻栗坡县麻栗镇茅草坪村委会大学生村官。
为农村公益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云岭村委会附近约500米处有所小学叫“云岭小学”。每天,一群群穿着破旧、背着破烂书包的幼小身影都会按时从村委会门口经过。看到这一幕幕,陈姝含心里就会有种莫名的揪痛,觉得自己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之后,陈姝含只要有时间就深入学校、走村串户了解校情村情,借助微博和公益网站宣传当地的实情,联络爱心人士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和学生。成功为麻栗坡县一些贫困学生募捐后,她把公益活动面向全州辐射,从此踏上了草根公益道路,在农村书写着自己的无悔青春。
萤火虫划亮夜空。“起伏的山峦静默在墨色的夜空下,我们穿梭在中越边境村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虫鸣鸟叫打破了夜晚的寂静,萤火虫的光划亮了漆黑的夜空……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邓医生那辆破旧的三轮车,带我无数次奔驰在午夜。”这是陈姝含2013年7月3日23时28分发出的一条微博。这仅是她当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缩影。
刚到任,陈姝含就跟村委会支书、主任一起走村串户化解矛盾纠纷,跟随村卫生室邓医生进村入户为病人打针。走访过程中,她看到了很多生活贫困的家庭,发现村里有很多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经过一番思索,陈姝含决定利用微博发起倡议,争取社会的关注,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在走访云岭小学各年级班主任时,了解到有位叫邓付坤的小朋友,成绩优异、聪明好学,因父亲离世,母亲改嫁,多年来一直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年迈,身体不好,又没有经济收入,唯一用来维持生活的是农村低保金和养老保险金。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立即到邓付坤家走访,核实情况,采集信息,发微博寻找帮扶爱心人士。帖子发出去后,得到了很多热心网友的关注。红河学院老师飞新花看到是当年自己的学生发的帖,就向陈姝含详细了解邓付坤的情况。通过详细交谈,飞新花老师被陈姝含对草根公益的坚持感动,买了3套衣服寄给邓付坤,并表示继续关注邓付坤的成长。穿上新衣服,邓付坤幸福地笑了。10月14日,又争取到一位深圳老板的资助300元。陈姝含认为,单从物质上帮助邓付坤还远远不够,隔三差五,她都会到邓付坤家跟他一起玩游戏,辅导他做作业,和他谈谈心。如果说陈姝含是浩瀚夜空里的一只萤火虫,光芒虽小,却也能点亮农村贫困孩子的夜空。
爱心浇开幸福花。还有三个多月就到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了,陈姝含瞅着云岭小学的孩子们没有像样的文具,自己又掏不出那么多钱给孩子们买,于是发起了微博倡议。过了几天,陈姝含收到“上海随手公益”的微博私信,想详细了解学生们的情况,需提供一份详细资料。资料发过去后,她每天都在想:上海真的会给云岭小学募捐吗?募捐的都是些什么物资呢?
期待的时光度日如年,眼看着儿童节一天天临近。5月27日,就在陈姝含心灰意冷的时候,她接到了乡邮电局打来的电话,说有她的好几兜包裹。陈姝含半信半疑,领到包裹,确认是上海邮寄给云岭小学生的节日礼物后,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当天晚上,她的脑海里浮现着孩子门五颜六色的书包、卷笔刀、彩色铅笔等学习用品,还有孩子们背上崭新书包时露出的幸福笑脸。
“六·一”儿童节那天,陈姝含把募集到的100个书包、100个笔袋、2400支铅笔、300支圆珠笔、400支笔芯、480块橡皮擦、100把尺子、200个卷笔刀全部转交云岭小学。看着全校88名学生都背上了崭新的书包,每张小脸蛋都洋溢着甜甜的笑,陈姝含心想:原来爱心也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朵!
播种“蓝色勿忘我”。2013年5月11日,陈姝含又接到签领邮包的电话通知,这次的邮包是学习用品还是衣物呢?领到包裹时发现,既不是学习用品也不是衣物,而是一小袋种子,种子的名称叫“蓝色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