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在物质及精神方面均获得了较大的满足,使大学生可以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会经历过多的挫折或者伤害,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也可以游刃有余,因此正面情绪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中占有较高水平。
学生社会资源及社会接触高于平均水平,分析其原因,说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积极的,就目前大学生成长环境来看,大多数都是在朋友和父母的陪伴下成长,在经历校园生活的大学生们更加适应人际交往。
通过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在记忆力、精力及处理问题能力上处于优势状态。
分析其原因,大学生大多数处于青年中期这一阶段,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无论是记忆力还是精力都处于饱满的状态,且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充满着朝气,对待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更加简单直接。
所以大学生在认知功能这一维度处于积极的状态。大学生在社会支持这一维度上的得分为m=3.55。社会支持这一维度体现在了对于家人及朋友的依靠程度。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大多数的学生有亲人和朋友可以抱有信赖和依赖,但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在需要帮助时,没有去朋友和亲人可以去依赖和信赖。
甚至遇到困难也不会主动的去寻求帮助,往往会担心是否会给亲朋好友带来麻烦,或者怕遭到拒绝,从而抗拒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在这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学会敞开心扉,主动地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学会相信与被相信,依赖与被依赖。
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主要体现在处理不愉快的问题、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评价自己的社会角色及家庭和睦等方面。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且一直处于校园这座象牙塔之中,面对各种挑战的情景相对较少,以至于缺少应对经验。
可以看出,在是否为班级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出差异性。分析显示,大学生是否为班级学生干部在正向情绪、认知功能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上同样表现出差异性。
这说明,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是班级干部的同学拥有更加积极的生活及学习状态,且更容易获得朋友及亲人的支持。所以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不是班级干部的同学。
从竞争班级干部到担任班级干部,这一过程往往可以表现出,担任班级干部的同学更加有担当且比较受学生和教师的信赖,从而使得这些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就感,且在担任班级干部期间更容易锻炼自己,心理获得满足。
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在品格优势方面,往往自律意识更强,同时,在对同学们提供帮助时,拥有较高的仁爱之心。在认识情绪和控制自己情绪方面也略高于不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
在担任班级干部的期间,帮助同学的同时,也对自己有所帮助,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时,同样也是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所以在正向情绪、认知功能与社会支持等维度上,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呈现明显优势。
可以看出,在是否为院级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出差异性。分析显示,大学生是否为院级学生干部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上同样表现出差异性。
具体表现为是院级干部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及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水平均显著高于不是院级干部的学生。
这说明,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是院级干部的同学略高于不是院级干部的同学。分析其原因,担任院级干部的同学相对于不是院级干部的同学,所接触的人或学校事务要更为宽广,从而在进行人际交往和处理院级事务上,可以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磨练心智。
在处理院级事务的时候,交往的老师和同学范围更加广泛,对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同时,站在了更高的领导地位,对同学的包容度更高,在处理学生、班级事务及院里事务时,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到问题,帮助老师和同学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所以院级学生干部相较于不是院级学生干部的同学,在心理健康及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水平均显著高于不是院级干部的学生。-
可以看出,在是否为院级奖学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出差异性。通过研究分析显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否获得过院级奖学金在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上,同样表现出差异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知,大学生中获得过院级奖学金的同学在心理健康的正向情绪、认知功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与社会支持各方面要高于没有获得过院级奖学金的同学。
分析其原因,获得过院级奖学金的学生,获得院级奖学金不单是成绩优异的一种表现,同时在更多校内活动上也会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院级奖学金的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重视学业,奖学金的设置会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获得院级奖学金的同学,自律意识更强,在对待自身学业问题还是生活问题,都相较于没有获得院级奖学金同学自律意识更强。
同时,获得院级奖学金的同学的心态更加积极乐观,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以及生活的美好,才会更加积极的爱学习,爱生活。
同时在院内或是校内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及比赛,目标性更强。所以,获得院级奖学金的同学相较于没有获得过院级奖学金的同学心理更加健康。
可以看出,在年级成绩排名前后对大学生心理加快表现出差异性。分析显示,大学生年级成绩排名在正向情绪、认知功能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上同样表现出差异性。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这,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大学生学习成绩处于年级排名前百分之二十的同学心理健康水平略高学习成绩处于年级排名后二十的同学。分析其原因,年级排名可以更加明确地表明一个学生在课业方面的成绩。
成绩排名的前后,也可以表现出学生对于学业专注力和责任心等。排名靠前的学生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期末考试,不单纯地为了不挂科而去努力学习,而是去追求更高一层次的人生价值。
同时他们在人情交往方面也会更加谨慎,更加注重与亲朋好友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所以年级排名在前百分之二十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及正向情绪、认知功能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
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表现出差异性。据研究结果分析显示,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处年级阶段不同在心理健康上及其各维度上同样表现出差异性。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大学生学习阶段处于大一阶段的同学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学习阶段处于大二大三及大四阶段的大学生。分析其原因,处于大一阶段的新生刚入学,课业方面相较于高三繁重的学业相对轻松,且对于大学生活的憧憬,所以在入校第一年,处于大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在日常生活及学习方向都充满了激情,所以正向情绪高昂。
反观处于大二、大三及大四阶段的学生,逐渐对大学生活丧失热情,且在面对繁重的学业、专业考试、技能考试及毕业压力在正向情绪上相对较差。
但由于处于大一阶段的学生对于新的室友、新的教育方式及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所以也可能会导致处于大一阶段的大学生在心理症状与负面情绪方面也会高于其他年级阶段的大学生。
处于大一阶段的大学生在大一阶段,往往会更加注重人情往来和人际交往。所以处于大一阶段的大学生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方面上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处于大二、大三及大四阶段的大学生。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上同样表现出差异性。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大学生所学专业类别为艺术类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要略高于学习专业类别为文史类及理工类的大学生。
分析其原因,学习专业类别艺术类的学生,相较于学习专业类别文史类及理工类的学生,学生在学习方向上相较于文理类的学生更追求在艺术层次的造诣,在心理活动上会比文史类及理工类的学生更加感性化,在生活及学习中更加敏感。